在一定温度下,压力越低,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越大。当蒸发空间的压力很低(10-2-10-4 mmHg),冷凝面靠近蒸发面,且它们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时,从蒸发表面蒸发的分子可以直接到达冷凝表面,而不会与其他分子发生碰撞。
工作准则:
分子蒸馏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,它不同于传统的依靠沸点差异分离原理的蒸馏,而是依靠不同物质运动的平均自由程不同。当液体混合物沿加热板流动并受热时,轻、重分子会从液面逸出,进入气相。由于轻分子和重分子的自由程不同,不同物质的分子从液面逸出后会移动不同的距离。如果冷凝板设置得当,轻分子会到达冷凝板并排出,而重分子不会到达冷凝板并沿混合物排出。这样就达到了物料分离的目的。
分子蒸馏设备:
沸腾膜与冷凝面之间的压力差是蒸汽流动方向的驱动力。对于很小的压降,就会引起蒸汽流动。在 1mbar 下运行需要沸腾表面和冷凝表面之间的距离非常短。基于此原理的蒸馏器称为短程蒸馏器。短程蒸馏器(分子蒸馏)在受热面的另一侧内置冷凝器,将操作压力降低到0.001mbar。
短程蒸馏器是在1~0.001毫巴压力下进行热分离技术的过程。沸点低,非常适用于热敏性和高沸点物质。其基本结构:圆柱形筒体,带加热夹套、转子和内置冷凝器;刮膜器和防溅装置精确安装在转子固定架上。内置式冷凝器位于蒸发器的中央,转子在圆柱筒和冷凝器之间旋转。
短程蒸馏器由外部加热的立式圆筒、中央冷凝器和在蒸馏器和冷凝器之间旋转的膜刮板组成。
蒸馏过程为:物料从蒸发器顶部加入,通过转子上的料液分配器连续均匀地分布在受热面上,然后刮膜器将料液刮成极薄的湍流液膜,并呈螺旋状向下推进。在这个过程中,从受热面逸出的轻分子经过短路径几乎没有碰撞,在内置冷凝器上凝结成液体,顺着冷凝管流下,通过蒸发器底部的排放管排出;残液为加热区下方圆形通道中收集的重分子,然后通过侧排管流出。
短程蒸馏器也适用于分子蒸馏。分子流直接从加热表面流向冷凝器表面。分子蒸馏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:
一般来说,液相中的扩散速度是控制分子蒸馏速度的主要因素,因此应尽量减小液层的厚度,加强液层的流动。液层表面分子的自由蒸发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,但分离因子有时随温度升高而降低。因此,应在保证被加工物热稳定性的前提下选择经济合理的蒸馏温度。在分子从蒸发面飞向冷凝面的过程中,可能会相互碰撞,也可能与残留在两侧的空气分子发生碰撞。因为蒸发分子比空气分子重很多,而且大部分运动方向相同,所以它们的碰撞对飞行方向和蒸发速度影响不大。残留分子的数量是影响飞行方向和蒸发速度的主要因素。只要冷侧和热侧有足够的温差(一般为 70~100℃)使分子在冷凝面上冷凝,且冷凝面的形式合理、光滑。